旅游业双11激战正酣,姑娘我从四个方面来解读!

作者:管理员  来源:http://www.it472.com  发布时间:2015-11-11

自古以来,有利益的地方就永远少不了战争,对于已经拥有近7个年头的“双十一”而言,今年的势头预热的尤为响亮,在马云和刘强东两大派系线上线下打的热火朝天之时,殊不知广大的女性用户甚至男性用户早已撩起衣袖时刻做好了“剁手”的准备。

然而回到姑娘我关注的旅游行业,在此之前曾撰文《论旅游业也盲目跟风“双十一”的价值?这是病态得治》中表示对于注重消费者价值和体验的旅游业进军“双十一”撕逼大战,有可能不仅达不到效果,还浪费了资源,甚至引发消费者、OTA、传统旅行社等多方之间权责不明的纠纷。然而提及旅游业的双十一,本姑娘就简单从四个方面说起。

第一,旅游非标品,引导消费定成败

在阿里旅行的平台上,随便打开一个目的地,会看到来自不同厂商所标出的不同价格的旅游产品,着实让人有一种眼花缭乱头晕目眩的感觉。旅游标品取道线上,非标产品成线上探索重点,然而,实际上由于用户需求的不同,每家的旅游产品在设计上也各有利弊。单纯的从页面描述来看,对于消费者而言重点关注的无疑是价格、出行时间范围,酒店等最为敏感的选项。对标几款商品的不同之处,除价格外更为明显的区别在于是否由指定地点出发以及全国各地均可出发的差别,包括在出行时间的选择范围和是否包含酒店方面,甚至更为细致的在酒店品质方面的差距等。

除此之外,对于出票的时间以及退改政策也是极其重要的选择条件。因此,或许对于在价格数字上并不占优势的商家,在推广方面从图到文如何关键呈现,如何正确的引导消费者则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线上入口,或是小而美商家的重要机遇

就像亿欧网文章《论旅游业也盲目跟风“双十一”的价值?这是病态得治》中所提到的那样:传统的大型旅行社,他们在技术服务以及资源甚至金融服务能力上无疑都远远超越于旅游业一些小而美的陪跑玩家,然而对于“双十一”这样的促销大战还是要看能力,并不是所有的选手都能参战,旅游产品需要服务作支撑,倘若保证不了用户体验反而适得其反。相对于能力有限的小而美的厂商而言就能没有机会了吗?其实也并非那么绝对。线上仅仅是一个流量入口,然而在大卖的目的地背后无疑隐藏着巨大的商机,游客的最终消费发生在目的地,对此,无论是对于一些大厂商还是小而美的旅游企业而言都无疑不是一个好机遇。然而旅游商家在目的地的机遇总结起来主要可以表现在四方面:

1、旅游过程服务本身的完善,致力于带来消费品性和客户保障的提高,从而提升预定端的竞争力。

2、目的地端的消费的延伸和长尾效应,例如酒店的升级或者当地游项目等。

3、对于目的地用户的获取所带来的流量的入口资源。

4、目的地产业链的更大的布局,比如和目的地酒店以及特色餐厅的直接合作,对于大型的厂商而言在目的地的自建酒店等从而达到服务闭环。

第三,旅游业的“双十一”大战缺乏创新,到头来只能靠价格战博眼球

从旅游行业近几年参赛选手们所推出的旅游商品价格来看,细心的人不难发现价格均呈现了下降的趋势,以日本为例,去年各大平台所售卖的日本自由行项目均在千元以上,而在今年普遍降到了千元以下,除此之外,其他目的地新产品也是如此。同时大卖的目的地产品还是此前的一些热门国家,因此无论从产品还是目的地的维度来看均无任何创新,如此下去商家吸引用户的方式只能是靠打价格战,同时也标志着一些小而美的资源相较薄弱的厂商逐渐失去参赛资格。

此前亿欧网在采访中青旅遨游网电商事业部总经理韩杰时,他表示所有的旅游商品都是一分价钱一分货,价格略低的产品从一定程度上也一定是降低各方面成本。而站在商家的角度去思考,也会越来越没有任何利润可言,倘若这样发展下去,双十一在旅游业无论是对于商家还是消费者也就都无任何可存在的意义可言。

第四,资源可以“任性”,但“任性”之后还是要比拼“细活”

 所谓“任性”就是指那些依靠着资源优势给出远低于成本的价格,然后通过海量出货,提前收回旅游淡季出行的货款的旅行厂商;而那些“细活”则指的是在资本销售出去后如何确保客户预约确保库存,如何确保用户按时出行,除此之外,如何为任性的后果买单,如何在亏损的状态下保证其产生长尾消费和二次转化,通过让客户去升级住宿购买当地游等方式使亏损转为盈利。

相对于实体货品而言,在下单之后影响体验的无疑就是快递的速度以及产品的质量,而对于旅游产品而言,拍下后仅仅是一个开始,售后的服务才是决定其品质关键的导火线。预约、用户的出行服务等一系列繁琐的事情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商家的服务能力。无论传统大厂商在库存资源方面有多么牛逼,但如果把握不好服务细节一切终归是徒劳,而对于一些小而美的厂商而言,倘若在服务细节方面能够创造口碑,或许也会拥有一些机会。正所谓好食材不一定能做出好菜品,关键因素在于厨子很重要。

然而在某些业内人士看来,双11实际上就是一个常态销售的一种,被大家热吵起来无疑也是趋于时间节点的特殊性。对于主要针对电商领域的双十一而言,消费者或许购买的更多的是日常消费品,相对于这个节点并不是游客大规模出游的时间,所以大部分的旅游商品应该都是十一之后的尾单,以及一些特价产品。然而旅游领域有自己的常规淡旺季,实际上双十一并不是最主要的营销节点。

“双十一”在一定程度上既满足了用户需求又促进电商业务的发展,在经过7年时间后,已逐渐成了大家所习惯的购物狂欢节,但倘若用户从中得不到真正的实惠,商家从中赚不到切实的利益,相信双十一这个耀眼的光环也会逐渐退却,或许对于旅游业的选手们更是要根据行业的特性做出适当的创新,用服务打保票,天下没有白掉的馅饼,且行且珍惜。

本文作者张琳,亿欧网专栏作者;微信:Darling87521(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务”方便备注);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网”;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